吴姣女士为我们带来了技术的应用如何改变了行政工作
1、整合与共享:现在已经出现了越多越多的共享空间,企业办公室内部也在搞流动办公位。
2、用户体验:在舒适的环境下工作的员工,效率可以提升31%。通过行政工作来提高员工效率,让他们有更多的产出,是对行政最高的要求。
3、可持续性:有责任感的企业到了一定阶段,要对地球环境做出贡献。
4、数据智能:数据智能一定是3到5年内会爆发的一个点。如果我们能去跟踪员工的行为模式,那么行政工作就可以去做一些针对性的服务。
这些趋势都要求行政们要思变,要勇于利用技术去拥抱趋势,去提升用户体验、工作效率,达到可持续发展,让技术的运用成为不动产决策的支持。
现在我们有移动、大数据、物联、智能、机器人、BIM技术,每一项技术都与行政切身相关。
很多公司都有员工App,员工可以因此解决很多问题。信息传播成本低,效率高,服务流程能显性出来,用户满意度也可以提升。2009年,华为就做到了80%的服务都让员工自主解决。华为十万平米的园区,6千个人,只配了4个行政。就是因为有技术支持,让员工自主完成大部分的服务。
a.智慧停车场可以实现无牌车识别和无现金缴费,甚至是车位导航,帮助车主迅速找到自己的车。这点在商业楼宇中是很重要的。
BIM可以虚化建筑看内部结构。对于行政运维人员,最大的作用看空间的占用。我们很清楚就能看到某部门占用的是某栋楼的某房间;或者某个时间段空置率有多少。能更好支持行政做资源分配。
可以看能耗。哪个地方温度偏高了,都能看到并做调适。不光是解决了体验,也解决了能耗不均衡带来的节能问题。
还可以进行管线和故障的检测。天花板漏水了,传统的做法是把天花板拆掉,找漏水点。用BIM就可以透过模型找漏水点。避免大规模的浪费和对外观的破坏,精准定位。
BIM与FM的结合实现了资产可视化与空间可视化。像前文提到的应急预案,就能够通过这两个的结合模拟出,一栋楼里面如果发生紧急情况,所有出关通道都打开的情况下,多长时间能出得去。
AI其实就是知识的平台化,把数据收集起来按照一定的知识模型,去产生判断和决策。通过科技,我们可以逐步解放人力,做得更专业。未来,我们会依赖标准、数据、知识来实现人工智能,帮助我们做更专业的决策。像华为在15年就开始做试验班车平台了,员工们在平台上报告居住点,系统就会根据这些数据设计规划班车路线,超过20人就设计一个站点。
传统数据分析往往是带着问题去找结论,但是大数据不是,它是真正能够发现问题。因为数据量太大了,不到呈现的那一刻我们不知道结论是什么。
大数据有很多可供行政运用的场景。
比方说人的层面上,可以通过用户的偏好、场景及行为表现做出用户行为数据。对于行政人员来说,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做针对和增值服务。以前华为是有夜宵的,后来我们通过大数据发现,华为员工年纪轻轻却高血脂。我们就拿夜宵开刀了,把夜宵改成健康夜宵,采用水果酸奶,这种关怀得以实施是因为有了大数据。
物的层面上看,建筑的数据同样海量。行政可以通过物联技术分析设备设施的绩效表现,做预测性维护,特别是高保障性要求的地方,比如办公楼脱落率高的木墙。可以用红外线去扫描探伤,看里面有没有空谷。可以做运营优化,让空调照明在最优的情况下运行。还可以帮助行政采购与置换。什么品牌的签字笔最耐用,也需要数据支持。
总的来说,大数据分析推动了管理水平的持续优化。之前提到的benchmarking,纵向可以让行政工作和公司往年做对比,横向可以走出去找到和业界的差距,然后做改进。
最后
活动尾声,现场依然热情不减。有人询问“中小企业的行政,在没有与大企业行政相同平台的情况下,如何做得专业”,吴姣女士觉得,一可以通过交流学习专业知识,二可以找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,除了找供应商,互联网时代里,有很多中小企业行政适用的技术平台可以辅助工作,比如钉钉、阿里商旅。
行政通过创新与智能培养专业,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。需要长时间的实践与耐心,需要行政自身有思变、拥抱技术的思想。
2017-12-29 15:09
新闻中心
FMC